网佳创业天使社区

admin 发表于 2013-12-27 23: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91无线CEO胡泽民是优秀职业经理,UC Berkeley学士+Duke MBA,原职网龙副总+CFO+移动业务CEO。
百度刚以19亿美金收购网龙的91无线,但鲜有人知道网龙07年只用10万就收购了91创始人熊俊的手机工具。
土龟创业种树,海龟运作乘凉,这就是大多需要资金发展的创业者要承认的现实:缺钱!
2011年5月,IDG投资91无线400万美金占有16%的股份=A轮估值仅2500万美元,四个月后,IDG追加500万美元B轮投资;2013年10月百度收购让IDG获475倍回报!上海沙龙10日下午:Webplus.com活动,回顾VC如何投资创业者   //@想过轻松的生活太累了:我也想做职业经理人哈哈因为他们缺钱!哈哈//@好投网:不光是缺钱吧


上海 创业成长退出上市沙龙 1月10日 周五 14:00~17:00
详情:http://bbs.webplu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113沙龙主题:
最伟大的头脑总结:顶级会员12月初赴美考察,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网佳协办,唐滔全程翻译!
           赴美考察详情:http://bbs.webplu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96
1)期货法就要修订,国外期货市场现状如何?
     我:但期货我个人不建议,因为这不是投资,是投机。。。要么说最近中国三中全会证监会的改革,包括上市/中国股市,和期货等。
2)谈一下美国或澳洲比较新颖的商业模式
3)如何让深处红海的产品脱颖而出or打动天使投资人,创业者应该做到几点。


=============================================================

2013年是互联网巨头们以并购重新排兵布阵的一年。这一年里,阿里巴巴以5.68亿美元拿到了新浪微博18%的股份,以2.94亿美元换取了高德地图28%的股份,另一个互联网巨头百度麾下爱奇艺以3.7亿美元收购PPS,这位巨头还有一笔打破纪录的花费: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

  看中91无线入口、游戏、应用开发者聚拢等优势的百度于今年10月1日完成91无线的收购,后者成为百度的全资附属公司,并保留原有的管理团队独立运营。

  百度以19亿美金换得91无线100%股权, 让去年还是清科集团评定的"最具投资价值企业"之一的91无线一跃成为今年的"中国最佳创投并购退出案例",而获得475倍投资回报的IDG资本,成为清科2013集团"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


  在刚刚结束的清科集团中国高成长企业CEO年会上,《投资界》采访了91无线CEO胡泽民先生。他认为对于91无线来说,投资者们给的帮助绝不仅限于钱,"更多是相互之间的信任,关键时候的出谋划策。"

  与投资者是搭档关系 而不是博弈

  在胡泽民眼中,91无线与投资者IDG是搭档关系,而据资料显示,这个搭档关系可谓时间不短。2011年5月,91无线获IDG资本A轮400万美金投资,彼时91无线的估值仅有2500万美元,这笔投资令IDG占有了91无线16%的股份,四个月后,IDG追加500万美元B轮投资。

  事实上,IDG与91的关系可追溯至更早。91助手的前身是一款名为"iPhonePCSuite"的工具,于2007年被网游开发运营商网龙以10万元购得。而早在十年前,IDG合伙人林栋梁便与网龙董事长刘德建相识,并建立很好的合作关系。91无线于2011年从网龙处独立时,林栋梁就表示过支持,并在91刚独立时便完成了首轮投资。

  林栋梁被胡泽民称为"长者",他说,"遇到重大决定的时候,林栋梁简单几句就把你给点醒了,帮你把路分析清楚了。"林栋梁确实拥有好名声,IDG投资近十五年的搜房网创始人莫天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赞林栋梁"讲义气"。

  "我们在选择百度和阿里的时候,卖不卖,卖给谁,为什么要卖,在什么价格合适,怎么去表达想要这个价格,这么大的事背后有很多细节,都会跟林栋梁交流。"

  对于91无线来说,另一个关键投资者是VKC(嘉御基金),"他们技术能力很强,在上市时候跟并购时候提了很多技术性的指导,比如条款后面是什么意思,我们要关注哪些事儿,"胡泽民表示,"体验了两种很不一样的投资人风格,IDG是软性的,精神层面的服务,VKC是技能和专业性的服务。"

  创业者与投资人或多或少存在的博弈关系似乎在91无线与其投资人那里并不能说的通,胡泽民反对博弈关系的定位,他称,创业者与投资人利益是一致的,即便早期没一致,后期也要想办法变成一致。

  "早期谈判的时候你要高价格,他要低价格,各自在位置上要利益最大化,但是大家一旦是把关系锁定以后,就应该是搭档的关系,而不是博弈。博弈关系是迟早要出问题的,要共同探讨,建立高度信任度。"

  对于创业者与投资人的搭档关系,胡泽民表示,创业者因为是从人家口袋里拿钱,所以把自己该有的一些想法和观念弱化了,过度关注投资人的观点。他提醒说,不要把投资人看的太大,可以把投资人作为一个很好的顾问,但是最终的判断,做与不做还是要看自己,投资人永远只是一个副驾驶或顾问的角色。

  本次百度的并购,91无线依然与投资人保持了良好顺畅的关系。"退出有很多操作上的细节,需要投资者支持与者妥协,好的投资者很配合。"胡泽民表示。

  选择百度 气质的结合

  在胡泽民看来,促成这个"天价收购"的不止在钱,更在于两个公司的"气质"。

  "钱不是最重要一个因素,当时其他给的估值也不低,按照Robin(李彦宏)讲的,我们都从国外留学回来,对基本价值观大家比较接近;第二个大家的协同效应,百度搜索对于91发展有很大帮助,91其实跟搜索没有太大差别,我们本身很多流量是从百度搜索那边带过来的。"

  百度CEO李彦宏曾在91召开的内部全员大会说,"我闻闻JOE(胡泽民),发现味道是对的,闻闻宏展(91无线联席CEO),发现可以和他共事,所以有这样的一种大家相互认同的感觉,我们才能够很快的把事情做出去。"

  百度与91的合作自2012始,乃一段愉快经历,彼时百度成为91助手的主要合作伙伴,为91助手导入流量,91可以起到推广百度手机助手和安卓市场的作用,按照胡泽民说的,"协同效应显见"。

  据报道,2009年起,91手机助手几乎占据了国内手机助手90%的市场。截至2012年三季度,网龙91助手用户1.27亿,安卓市场用户4800万,91移动开放平台共上线300多款手游,注册总用户数900多万。

  如今91无线CEO胡泽民回想这笔交易,他说,"并购不只是91的成功,是行业的成功,为移动互联网开辟了一个好的开始,过后几个月看到所有公司都以91的成功案例去获得更高的融资,获得更高的PE,这给产业打了强心针,这是很好的一个发展方向。但对行业并购来讲,想再要复制19亿美元交易的机会可能不会再有"

  “百度化”后 散匪到正规军的转变

  对于被百度并购之后的91来说,与百度企业氛围的融合是目前其日程表上的关键一笔。曾经在母公司网龙那里的日子,对于91无线来说"匪气"重,"主要赚钱了就好,不用关心赚多赚少。"而现如今,面对百度更严格的企业文化,胡泽民坦言,"越来越忙,除了盯着自己,现在要看同行做的如何,不能落下。"

  在胡泽民眼中,百度承受风险能力强,并且它的一个好处是讲道理,"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说的时候不一定认可,但是做出来让你看,只要给足学习和犯错误时间,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

  对于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胡泽民表示并购会越来越多,"我们带了一个好头,BAT心态也有改变,整个产业也有变化。"

  在他看来,互联网发展的入口单一,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比较多样化,不管那一家公司,BAT没办法照顾到那么多方面,所有大公司都在一个不稳定的发展状态里,需要获取更多的资源和能力。


邀请大家加入Webplus.com免费会员,参与【论坛】里的创业投融资等讨论,在『失败经验分享』分享失败案例,在『创新,IDEA,点子』分享好的idea或创意、在『创业者寻找投资者』里展示你的项目。付费会员可参加『创业成长退出上市沙龙』。

请加 Webplus 微信公众平台号:WebplusAnge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使投资唐 发表于 2013-12-29 15: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91手机助手即将上市,创始人熊俊自白——“卖身”大公司之后

http://www.tanvc.com/p/3275.html
MR.Tiger 发表于 2013/01/28
编者按:日前有消息称91无线最快将于今年第一季度上市,91无线CEO胡泽民近日也向腾讯科技证实了这一消息。去年年底,网龙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正考虑建议分拆无线事业部在港交所创业板独立上市可行性。

创业邦不久前采访了91手机助手创始人熊俊,当年熊俊以10万块钱卖掉91手机助手雏形,同时也把自己“卖给”了网龙,并最终做出了91助手。但是,在大公司他并没有完全施展开来……

以下是熊俊的自白:“卖身”大公司之后。

口述/熊俊 文/郑江波

我1982年生人,初高中的时候,当别人都在拿学习机玩游戏的时候,我就开始在那上面写代码了。高考填报志愿,我本来想报考华侨大学,但是一个朋友告诉我,泉州有一所私立大学,里面的学生都有电脑,我就果断地报考了那所大学,并且将计算机填报为第一志愿。可是我的高考分数并不理想,最终我非但没考上计算机,还被调剂到了和计算机没什么关联的会计专业。

更让我郁闷的是,我去了那所大学才发现被忽悠了,那里的确是每个学生都有电脑,但电脑是学生们自己买的,并不是学校发的。于是为了攒钱买电脑,我最惨的时候一天吃一袋泡面,终于在大一下半学期买了电脑。毕业以后,我进入厦门一家做ERP软件的台湾公司,并且很快得到提升,成为公司最年轻的主管,管理着10个人的小团队。

进入网龙

我一直对苹果的产品情有独钟,2007年9月我买了第一代iPhone,但是发现手机里的照片和备忘录等都没办法拷贝到电脑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写了几个小程序,从10月份开始陆续上传到了威锋网上,并最终把这些工具的功能集中起来,开发了一款名为“iPhone PC Suite”的工具。

这个工具非常受网友欢迎,到2007年11月,光威锋网上就大概积累了20万用户。当时恰逢网龙在香港上市,刘建德(网龙公司董事长)的助理找到我,希望我到网龙去参观一下,当时也没提要买这款产品,于是我抱着游玩的心态去了福州。到了那里以后,网龙提出以10万元的价格收购。能够从一家台湾公司进入一家上市公司,对我的诱惑还是挺大的,我考虑了一下,最终同意了。

2007年12月17日,我正式进入网龙就职。当时网龙无线事业部还没有成立,只是在公司内部喊了一声,说计划搞一个手机项目,问有没有人愿意参加,就这样临时从程序部招了几个人。网龙由于刚刚上市,整个公司显得意气风发,钱很多,实际上也没有多重视手机这个项目,只是拿了投资人的钱,希望干点有趣的事。

进入公司不到4个月,我带领团队推出了91助手的1.0版本。2008年5月,我将1.0版本停掉,计划开发一个全新版本,当时产品的用户量是60万。停掉的原因是一次我去逛超市,发现货架上的商品很多,这个画面给了我灵感。我们做91手机助手,只是提供给用户一个工具,用户想要换壁纸,需要自己准备好壁纸,我们提供给他们的只是换壁纸的能力。我当时就想,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把壁纸提供给他们呢,为什么不能把手机助手做成超市的货架,让用户可以在手机助手里体验一站式的服务呢?我们可以在提供能力的同时也提供内容。

这个想法现在看起来很容易理解,因为大家都是那么做的,但在当时来说是产品思路上一个很大的创新,在开发新版本的过程中,苹果推出了App Store,产品形态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8月底,我们发布了91手机助手的2.0版本,后来一直到2011年,网龙一直都在用这个版本。到了2008年9月,不光iPhone,所有平台的手机助手产品都交给了我。

走出网龙

2008年到2009年上半年是91手机助手成长最快的时候,因为公司从来没有干涉过我们,决策都是我们自己做。到了2009年,91手机助手几乎占据了国内手机助手90%的市场,产品更新速度非常快,一周一个新版本。可是到了2009年下半年,团队和公司之间沉淀的矛盾开始激化。

2008年11月,网龙从香港创业板转到主板,股价从十几块跌到过两块多,公司出现要求我们盈利的声音,但在我看来,产品谈赚钱还不是时候。到了2009年下半年,3G牌照开始发放,移动互联网开始火热,公司内部要求赚钱的压力更大了,闹得最严重的时候我递交过一次辞呈。

那次矛盾之后我去杭州待了两周,回来后公司开始筹划将无线事业部分拆出来,实际上就是想卖掉,因为高层看到苹果进入中国,认为91没戏了。我当时觉得分拆意味着我们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在运营上有比较大的自由度,也不用和公司在赚不赚钱的问题、盗版的未来的问题上争执。我在那段时间把国内资本圈接触了一个遍,没有卖成,只是谈成了和一家VC的100万美元融资。

融资越到后期,我越感觉网龙只是想要融资而已,从管理结构等方面不会产生任何改变,谈到最后我已经绝望了,不再对分拆抱有任何幻想了。另外一方面,网龙开始请咨询公司进行架构梳理,计划裁员,各个部门固定裁掉15%。我那时候的脾气非常暴躁,除了董事长刘建德的桌子我没拍过,所有人我都拍过桌子,拒绝接受裁员。

我对公司说,要裁就先裁我,手机部门100多号人,一个也不许裁。当时3G牌照刚发放,那些我们辛辛苦苦培养的人,去了任何一家公司,都可能形成很大的竞争。我最后妥协同意裁Windows Phone平台的人,因为我觉得Windows Mobile没戏,但是刘建德喜欢Windows Mobile,不同意,坚持要一碗水端平。

腾讯、百度等大公司一听说网龙无线事业部要裁员,开始非常简单粗暴地挖人,完全不管对方是干吗的,腾讯直接给两三倍薪水,OPPO给四倍薪水,很多次电话打到了我这里来,就这样无线事业部很多人都被挖走了,那段时间我是跟上边吵完跟下边吵。也是在那段时间,我接到了一个猎头的电话,他问我有没有兴趣到北京去见一见李开复,正好我要去北京出差,就同意了,因为我当时很好奇创新工场是什么,为什么李开复离开谷歌去做这么一件事。

决定创业

我在福州待了将近3年,只认识我住的地方和公司附近的路,全身心放在了工作上,一年多才知道怎么开车从福州回厦门。3年中,我从来没调过薪,我招进来很多比我级别低的员工,薪水都比我高,网龙不是很重视这个项目,但是这是我自己做的,我个人特别重视,也就不在意薪水了。我每天早晨去上班,晚上11点多回宿舍,基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网龙。

即便在裁员闹得最凶的时候,我都没想过要离开网龙。2009年12月,我来到了北京,见到了李开复,他邀请我进入创新工场创业,我对他说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留在了91手机助手,我从自己一个人,到把无线部门做到200人,让我重新创业再做一个项目,我真不知道做什么,我做不到。另外,即便创业,我也不愿意在北京,北京太浮躁了。

回去后我接到了李开复的电话,我第二次去了北京,他同意我留在厦门,并把蔡文胜介绍给了我。实际上在和蔡文胜见面前,我都没决定要创业,我甚至不知道蔡文胜是谁,回去谷歌了蔡文胜的资料,才知道他是站长之王,有着很传奇的经历。2010年4月我在心灰意冷之下,从网龙辞职,回到了厦门。

回到厦门之后和蔡文胜见过几次面,他和我只聊天,谈人生经历,完全不谈工作。有一次他要了我的银行卡账号,我一念之间没有想那么多,就给了他,然后很快他就把10万块钱打到了我的卡上,没有合约,没有谈商业计划。我从来没有一下得到过这么多钱,吓了一跳。我心想,钱都给了,骑虎难下了,看来不得不创业了,但连自己要做什么都不知道。

选择方向

我离开网龙的时候完全没想到自己会创业做一个和91一样的事,我还给公司留下了一个文档,上面是我分析91在未来一年会面临的竞争对手,应该采取什么竞争策略,还有一些对产品的建议。写了这么多东西,我更不知道创业要做什么了,我想那就先休息一下吧,想想未来的方向。那段时间我过得很悠闲,每天去咖啡馆耗时间。2010年10月,最终我还是决定做手机助手。

之所以还是做手机助手,一是因为我熟悉,二是因为它离钱近。移动互联网很热,开发者有推广的需求,在App Store上游戏是没法靠自然增量的,需要靠推广手段,用钱来抢时间。我们南方创业比较热衷于做离钱近的生意,拿它做收入,能做大就做大,做不大也没关系,真正想做大的不见得会让别人知道。

我完全没指望同步推这种做盗版软件下载的工具可以做大。做盗版可以做到上市吗?不可能的事。做得越大,风险越大,它始终是一个过渡,是创造现金流的方式,只有这样才会有钱做别的事。当初我在网龙就是这么想的,但公司高层不这么想。他们觉得苹果不会进入中国,91手机助手可以成为中国的App Store,所有开发者都会到91上发布软件。我觉得这是异想天开,完全不靠谱的事。这是我和高层之间对于未来设想上的一个重要差异。

当时国内Android应用商店有100多家,而iOS上只有91手机助手一家,再竞争估计也不会超过10家。另外iOS相比Android离钱更近一些,所以我们选择做iOS。创业之初,整个团队算上我一共6个人,几乎都是从91出来跟着我干的。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是很理想化的,想要做一些和过去91不一样的事,做一款不越狱也能用的手机助手,上面的应用全是正版的,但是我们发现国内用户并不买账,想了想,还是回归现实吧,就到威锋网上去爬了一些网友破解的收费软件。我们当时想的是退一步,自己不做盗版,只是提供网盘链接分享盗版。

但是2012年初,我们出现了一个竞争对手,PP手机助手。他们自己破解软件,放在自己的服务器上,下载速度和软件更新数量都比我们多,抢了我们很多的用户。犹豫了很久,我们只得向现实低头,开始做和他们一样的事。后来,柳传志的一句话我很认同,他说联想做了这么多年,现在还有理想,但是已经不再理想化了。

针锋相对

2009年91手机助手想卖没卖掉,到了2011年就决定自己做了,这么多年91积累了很大优势,至少从手机经销商来说都在用91,我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对手。91最初是面向手机经销商的,最主要的并不是给用户用,当竞争对手都在抢个人用户的时候,我们是针对经销商的喜好设计产品,因为很多人买iPhone都要求经销商帮忙刷机、装软件,有很多经销商还通过这种方式赚钱。

我们当时就想做一个便于开发商使用的工具,让经销商在有限的时间中卖手机卖得更快,可以赚更多的钱,当经销商都愿意用91的时候,竞争对手就没戏了。所以当时91名义上是给用户用的,但一切功能的改进都是围绕经销商的。最初少数经销商可以靠91装软件赚到钱,当所有经销商都在用91的时候,他们就赚不到钱了。到那个时候,消费者再让他们帮忙装软件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很不耐烦地说,你回家用91手机助手就可以了。

我们需要的只是不断把新版本的91手机助手放到威锋网上,很多经销商的技术人员就会去下载,习惯养成了,他们很难去改的,用惯了91,为什么还要去用别的产品呢?我们用3年的时间把91手机助手的功能做得非常全,几乎是每星期五固定发一个新版本。对于新版本的要求是必须要有一些新增的功能,必须要有一些Bug的改进。以一个完整的功能A,带一个不完整的功能B;等到新版本推出,不完整的功能B变为完整的功能A,再推出一个不完整的功能B,让用户始终有更新的欲望。

在做同步推以后,我们沿袭了这种产品迭代的方式,但是又因为情况不同而有一些差异。因为过去做91几乎没有对手,现在有太多对手,有的时候难免要使诈,让别人不知道我们能做什么,让别人觉得我们做得很烂。首先版本不能发太快,如果继续做一个完整的B,可能新的创意马上就被一些大公司抄去了。

公司成立之初,91天天关注我们的动向,我过去的那些部下想知道我会做出一款什么产品,于是我故意放烟雾弹,做了一些简单的技术集成,看起来很烂。后来我从不少人那里听说,他们觉得熊俊做的这个产品太差了,做了这么一个东西,我当时心里就踏实了,他们上当了。果然,慢慢的,他们放松了警惕,不关注我们做的这款产品了。

当时91的优势在于PC端,手机端的产品做得很差,我们先是同样做了一个PC端的同步推,故意把产品做得很差,迷惑了他们,后来在2011年5月的时候,我们推出了一款同步推的手机版本,迅速抢占了他们大片的市场。以我对网龙的了解,他们是大公司的体制,老板不发话,下面没人会去做,我们就是抓住了这半年的窗口期,活了下来。

当然,同步推作为创业公司,有的时候感觉进退维谷,做得快怕被抄,怕被别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做得慢又难以发展。跟大公司的竞争往往是全线的竞争,这让我们感觉很吃力。我们现在团队里有90个人,从2012年初开始做广告营收,下半年就已经盈亏平衡了。

但其实我并不觉得App Store是个好模式。就像前面说的,它是一个货架,但是货架的位置是有限的。现在开发者把App Store当成了媒体,扩大了它的推广价值,因此才会产生刷榜。我觉得创业者一定要回归自己产品的本质,比如你的应用面向某个细分的人群,那你就想办法在那个人群中推广,你做的是个路况电台,你就去交通广播做广告,不要只盯着有限的榜单。我判断App Store最终只是一个下载的通道,就像商店本身不应该是个媒体一样。

我们现在赚的就是开发者做推广的钱,从长远来看肯定做不大,当初选这个方向就是因为离钱近,我们做盗版就是为了活着,为了赚钱。创业成功或者失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先决条件都是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可能成功。我觉得如果这件事最终做不成,但是能赚到钱,被人骂也认了,大不了以后做一个干净的、理想化的项目,做一个真正有可能做大的事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网佳创业天使社区 ( 12036313号-2 )

GMT+8, 2024-11-22 01:11 , Processed in 0.0299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WEBPLU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