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佳创业天使社区

李明铭larry 发表于 2013-6-25 19: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般地,TMT行业都需要后续的投资,才能把产品扩展开来,否则,产品出来后不久团队就会因为没有钱解散。天使投资可以说是第一件点石为金的工具。@天使投资唐 说过,一般天使投资就是3F, family, friends, fools, 亲戚,朋友,蠢人。只要你有信心,只要风险可以承受,你需要在自有团队+资金的基础上,去找这三种人,亲戚,朋友,蠢人。而需要更多资金的时候,必须提早地,接触行业内行家,通过其介绍,认识一些基金经理和投资人,进行进一步洽谈融资。

个人经验认为,这以上的所有事,都应该在创业没开始的时候想好!必须想好!多少钱多少时间做个初级产品出来,多少规模开始接触投资人,多少时间还没成事没有达到目标就要放弃。绝大部分的投资/创业都是失败的,失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失败的后果要可以承受,重要的是团队一直有按照计划执行或者改变,最好,初始资金能够承受3次所有的改变和转型。祝福大家,以下是一些更出名的投资人的分享。或者大家参考《天使投资》,当当网有售。




《周鸿祎:如何做一个天使投资人》:

周鸿祎:360安全卫士董事长兼CEO,曾创立3721并出售给雅虎,他也是一位天使投资人。
在中国,我绝对不是天使投资者投资项目最多的,也不是投资额度最大的。我对天使投资的理解是这样的:你创业的时候别人帮助了你,那么你今天有能力了,你其实可以帮助更多的年轻人。今天,中国最缺的还是天使投资人。这也是我当初为什么选择去做天使投资的原因。
做天使投资,我觉得要抱有一种支持年轻人的心态,要有平常心,把钱投出去的时候就要有思想准备,知道这个投资有可能赚,但更有可能赔,因为投资于公司早期,它的风险一定是最大的。所以,投这个钱的时候,无论是一百万还是两百万,你心里就当这个钱不在了。如果他能成功,就是你运气好。如果赌不上,那就是年年交学费。
天使投资人一定要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创业者。很多年轻人有勇气,有锐气,还有对新市场、新用户的了解,但是他们缺经验、人脉关系,还有一些资源。我发现,在美国硅谷,有很多大公司的高管都是积极的天使投资人,他们有经验,在投钱的同时也会给年轻的创业者一些帮助和指导。在国内,这样的天使投资者也越来越多了,因为成功上市的或者卖掉公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要把一个公司从小做到大,其实真的是一部血泪史,里面有很多失败的教训,也有很多弯路,有很多浅滩和暗礁。过来人都走过一遍了,如果能够毫无保留地传承给年轻的创业者,我觉得会加快整个行业创业和创新的步伐。
中国应该有更多的“微天使”和“微投资”。我觉得有一种误导,天使投资如果一个案子不投个几千万,说天使投资人好像没面子似的。我反对这种价值观,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微天使、微投资。就是说,每个人勿以善小而不为,你投不了一百万,你投五十万也可以,投十万块钱也不少。不要老去攀比谁投的钱多,比谁投的项目多,这样比来比去没有意义。在美国,投十万美元的微天使也不少。但是,这点钱就能改变一些创业者命运,就可能给一些年轻人一些帮助。张朝阳创业的时候,尼葛洛庞帝一共给了他不到十万美元,是一个典型的微天使、微投资,但是他改变了张朝阳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格局。
做天使投资,最重要的就是看准人。你的投资额本来就不大,这几个钱连律师都雇不了,更何况去雇什么财务、会计事务所、审计什么的。要想看准人,其实更多的时候就是打几个电话,做一些背景了解,然后跟创业团队做一个交流。凭你的感觉,你喜不喜欢他,谈得来谈不来,这些小伙子是不是需要你支持,谈过几次,感觉就出来了,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人看准。
另外,我还有几个主张:
第一,我主张天使投资的额度不要太大,因为毕竟风险比较高,你又不愿意把所有的钱都赌在一个项目上,万一失败了你可能损失会比较大。所以我建议,不管碰到多好的项目,你投的时候最好有一个最高限额;第二,你占的比例不要太高,否则对企业未来再融资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比如说,一些传统的天使投资人自己70%控股。后来的投资者就会有比较多的顾虑。而且,你占了比较大的股份,这个风险实际上是扛在你身上的。所以,一个项目不要投的金额太大,占的比重不要太多,但是可以持续投资,多投几个项目。
我觉得,一些天使投资人不太负责任,他讲就讲他成功的项目,只说自己如何过五关斩六将,不谈自己走麦城。投资成功率做到100%,那是不可能的,否则就不叫风险投资了。所以,我认为,投资成功率能达到一半或者能超过三分之一,就是不错的成绩了。


《创业公司:你需要准备的不只是一条标语,应该再加四个故事》:


做创业公司,你需要四个作用截然不同的故事。
故事一:致投资人;
故事二:致团队;
故事三:致媒体;
故事四:致大众。
故事一:向投资人推销
以风投和天使投们的行事风格,他们通常不是要投资某个特定的科技产业,而是会投给某个散发创新潜力,并能使用创新方法来解决紧迫难题的团队。所以,你的故事需要证明以上两方面。
向潜在投资人推销一定要使用简短、可信、优雅的解决方案,可以把你的创新概念浓缩到四个词以下,使之朗朗上口,并且与众不同。
举个例子,一家试图进入绿色能源微拍卖行业的企业可能会把自己设想成多个模型的混合体。那么,为了吸引投资人注意,与其说自己是“绿色能源行业里的Napster公司(该公司最后惨淡收场)”,不如简化为“P2P绿色能源拍卖”。
在好莱坞,这种小短句被称为“故事梗概”。故事梗概贯穿编剧、制作人和studio负责人的流水线工作,是所有人决定阅读剧本的第一步。这条“故事梗概”必须能体现你的创新理念,而一条烂句子会“毁了整个演出”。只有努力通过了“故事梗概”的初审,才能有机会展示你整个idea。
因而,请反复阅读和打磨你的“四字故事”,直到写出适合你创业公司的那个故事。
好,现在你设计好了一个不错的投资人故事,不过,你的工作还没完。接下来,你需要把这个故事变换一下,来帮助你跟团队、媒体和大众解释你创新努力的价值。
故事二:管理你的团队
这个故事可以作为你的团队检测商业决策的重要支点。比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Google的这句“组织全球信息”就在这点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从而使得Google的工程师们有了对“在公司应如何获得成功”的总体原则。
请试着将你上述的“四字故事”转换成适合公司、部门、团队和个人不同层面的“四字故事”。
回到“P2P绿色能源公司”的例子。
公司层面:大家的绿色能源。
设计团队:及时的(能源)信息,更好的(能源)决策。
团队成员Eunice Ives:设计更好的需求检测警示
这样,员工Eunice Ives就可以通过回溯这条故事链,说清楚她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何要这样做,明白她在团队和公司中的角色以及该公司在市场上的角色。

把这些合在一起,Eunice Ives就可以把整个故事讲给同事、朋友、经理以及她自己听了:“我在设计新的需求检测警示,来帮助用户获取及时的信息,从而做出更好的能源决策。我们做这些,是希望将来有一天,无论何地何人都能用上绿色能源。”
故事三:与媒体沟通
面对媒体,你需要用一组小故事(比如关于个人、公司成长的故事)来解决当下某些焦点。有时候,这些故事可以关注用户需求,以及解释你的产品是如何融入更大的文化版图。在另一些时候,这些故事也可以由当下焦点引申到公司的核心价值和目标。
部分的媒体故事将出现在公司的官方博客,剩下的部分存在于与媒体的非正式对话、公开的评论、决策层简报、演讲、产品描述、App商店描述,甚至用户支持团队的回应中。
故事四:引起大众注意
最后,你需要一个故事来告诉大众为什么要关注你的产品,这就是你的大众故事。请忘掉那些功能描述、统计数据、App更新和功能改进吧,你需要的只是一个解决人的基本需求的故事。
请讲个有趣的、悲切的、恐惧的或愚笨的故事吧——不过,首先是个基于人需求的故事。忽略技术细节,展示如何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吧!
讲给媒体、团队和投资人的故事都很难激发大众爱上你的产品。这样的故事中有一些可能看起来像大众故事,尤其是记者撰写的着眼于用户利益的的故事,或是关注人性需求的投资人故事。但是,它们中没有一个可以直接用在潜在用户上。你需要写一个特别的故事,来显示你的产品可以为大众带来更好的生活。
最后,如果你发现你的产品不能切实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那么,就请改进产品功能,改变公司模式;如果这都行不通,那么,您还是改行吧!


《【VC说】我对天使投资的五点理解》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天使湾对种子投资的估值都高达 1000 万,这个行业怎么了》, 后来又看到小道消息发了篇《初次创业者怎么和投资人打交道》以及 tech2ipo 的《创业公司应该如何(更有效)跟媒体打交道?》,有些认同,有些不认同。 归纳起来几个有共性的问题, 尝试理一理说说我的体会。
早期项目给多少估值合适?
首先废话一下,做下概念统一:
种子期:一般在只有一纸 PPT 的项目的投资,几万几十万人民币为主;
天使期:有一定产品了,需要一笔钱继续开发以及小范围验证,几十万到小几百万人民币为主;
A 轮:产品需要进一步开发和稍大规模的验证,包括商业模式,那是 A 轮,大几百万到一两千万人民币为主。
(这几个不是有严格意义的区分,很多时候互相会串,很可能一个项目一上来就拿了一个 A 轮级别的钱。)
给多少钱和给多少股份是有道理可寻的,并不是拍脑袋瞎凑的。 TMT 行业投资通用的一个逻辑就是: 一个团队在多少人的时候,在一定时间内需要多少钱,这基本上是一个定数。 给的股份就是团队愿意出让的股份,这个需要根据团队持股结构, 以及细分领域需要多少次融资才能退出、创始人控股意愿等多项决定。
最后, 融资是件很费力很费时的事情。 不否认, 现在一下子涌进来很多的早期投资行业的从业人员, 很多项目一遍遍地见投资人,从分析师到投资经理、投资总监、VP 到合伙人……真正谈定了,还得先谈 term,做 DD,再谈协议, 有些还得做 VIE 做过桥,有些还得……
所以, 我真不希望看到被投资的团队产品有点眉目了,却因为要等米下锅,CEO 在最关键的时刻把产品放下给团队里仅有的几个员工,过早陷入到谈下一轮投资的沼泽中。
我对早期投资人的建议以及做法就是:如果给钱就尽快给够,这样创业团队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去从容地谈下一轮, 这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选择。
中国缺好的项目吗?
很多人无疑太神话硅谷和硅谷的投资人, 其实硅谷绝大部分项目也是以失败告终, Google 和 Facebook 这类也是千载难逢,真正进入这种明星公司的早期投资人也屈指可数。欣喜的是,从去年开始 BAT 以及其他一些上市公司从原来的一味抄袭到现在开始进行收购, 退出渠道开始丰富(关于退出渠道,可参看此前文章《互联网进入寡头时代,创业者们怎么办?》), 可以预见未来或许很多上市公司的业绩支撑都来自收购。退出渠道增加了, 所谓的好项目其实就多起来了。
所以,这个是一个良性循环, 非常乐见大公司少抄袭,多收购。
早期投资的逻辑
这个行业本来就不是一个靠理性就够的生意,不是用逻辑能够完完全全推理出来的,这个是一个很复杂的理性加感性的判断过程。 就像最早投资 Google 和 Facebook 的投资人,他们能理性地告诉你 Google 和 Facebook 以后会是现在的 Google 和 Facebook 吗?我想未必, 他们很可能只是信任或者某个点的打动。 因为就算 Google 和 Facebook 的创始人都不一定能想的很清楚,更何况见了几面的投资人呢?
所以, 很多事情其实就是上帝在掷骰子, 作为早期投资人, 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勤奋,提高这个概率。另外一种玩法就是, 耐心等待黑天鹅, 然后获得巨额的回报, 很有意思的一种玩法。
初次创业者怎么和投资人打交道?
那些说烂的——比如如何写 BP,如何做 PPT 的话就不说了,说点有价值的干货。
首先, 建议先找一个业内靠谱的人, 让他做一些推荐, 这样获得投资人面谈的概率会大很多。 有靠谱人做“中介”牵线搭桥,其实对双方都是提高效率的事情, 这样能从行业匹配度、阶段匹配度、投资偏好等方面提高成功率。 可能有人会问不认识人咋办? 如果连一个业内靠谱人都找不到或者没有途径找到, 那就要思考下对所从事的行业是否真的了解了。
再次,做一些功课, 了解下投资人的背景、基金的背景、投过的项目,研究下这些项目, 甚至可以联系下项目的负责人,可以简单了解下投资的风格和口碑。 一般这样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 基本上可以做一个成功率的预判。
最后, 如果对自己项目有信心,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广撒网式的见投资人, 也别频频参加各种活动。 一般投资人的信息互通得更快, 如果一个项目在圈子里谁都见过, 那要么是大红大紫的项目, 要么是谁也不会碰的。 因为大部分投资人会想:其他人不投,肯定是有原因的。 这里千万别撒谎哪个投资人有兴趣, 这样被戳穿的话, 很有可能会被判死刑。
如何和媒体打交道?
和媒体搞好关系肯定没错,但不要花太多的时间, 可能他们说的都是错的。不要把所有的产品、运营细节都曝光,除非胜券在握。如果有宣传需求,咨询有经验的人,找到和自己相匹配的媒体。如果媒体真的帮助了你,在能力范围内实质性的感谢下他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网佳创业天使社区 ( 12036313号-2 )

GMT+8, 2024-12-28 15:46 , Processed in 0.0185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WEBPLU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