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1月9日,长和系实际控制人李嘉诚提出一套重大重组计划,其旗下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和记黄埔)将合并、重组、再分拆,目的是消除控股长江实业的股权折让问题,为股东释放价值。
计划完成后,李嘉诚的长和系将鲜明地分成“长地”与“长和”。其中,新成立的长地集团(全称为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将持有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旗下所有房地产业务。
诸多业内人士表示,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均涉足内地地产行业,然而近两年表现平平。在中原地产华南区总裁李耀智看来,此次重组有益于长和系在内地地产市场的销售,并将助力其改变现有经营模式。
公重组以地产及告非地产业务划分
据京华时报报道,根据公告,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将进行业务合并及股份互换,未来将合并成为两家新公司:长和(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和长地(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两大集团以地产及非地产业务划分,重组后的长和将持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的所有非房地产业务,包括港口及相关服务、电讯、零售、基建、能源和飞机租赁业务。长地将持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在香港、中国内地及海外的房地产业务。
换股方式方面,原长江实业股东持有的每一股长实股份将获得一股长和股份,原和黄股东持有的每股和黄股份则将获得0.684长和股份。重组完成后,所有新长和股东将就其持有的每一股长和股份获得一股长地股份。换股比例按长实及和黄截至今年1月7日前5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而定,不含溢价。
公告显示,长江实业将先行重组,于开曼群岛建立“长和”,成为长江实业的控股公司。随后,长和集团将与和记黄埔进行股份交换。并购方案完成后,李氏家族信托和李氏家族将继续作为长和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30.15%。作为本次大整合的最后一步,原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各自的房地产业务将转让予“长地”。
所有的并购协议完成后,和记黄埔将被除牌。而新成立的长和、长地两家公司将再次实现独立上市。据了解,该方案预期将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
内地项目总价将达352亿元
虽然李嘉诚旗下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两家同时开展内地地产业务的公司,但获得广泛知名度的项目却寥寥无几。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作为港资房企标杆的长和系,近两年的内地地产销售成绩表现并不好。
李嘉诚在2014年长江实业的董事会主席业绩报告中称,2014年上半年,内地地产业务较为放缓,销售收益比预期低。
长江实业执行董事赵国雄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也曾透露,2014年前8个月,长江实业在香港的合约销售金额已经逼近200亿港元,是公司2013年在香港销售额的4倍。然而,公开数据显示,长江实业2014年上半年在内地的销售金额仅为30.75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接近腰斩。
长和系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1月30日,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合计拥有约1581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其中,约有1469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位于内地。
若按照和记黄埔2013年的内地土地储备平均成本2400元/平方米计算,仅内地项目的总价值就将达到约352亿元人民币。
长和系方面表示,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的所有土地储备都将注入新成立的长地集团中。除此之外,长地集团还将获得建筑面积约158万平方米的出租物业,成为香港房地产中第二大的香港出租物业组合。并获得约1.47万间酒店房间,成为香港最大的酒店业主营商。
迁册利于公司增加派息
对于此次迁册开曼群岛,长和系方面表示,迁册后更有利于公司增加派息,是集团作出此次决定的重要原因。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香港粤海证券投资银行董事黄立冲表示,由于开曼群岛的公司法较香港的公司法简便,有利于公司进行收购合并、股本重组以及融资贷款等财务安排,令公司营运更为灵活。加上当地的税种只有进口税与工商登记税等几种,相当于在当地注册的公司可合法避税,因此近年来吸引了大量内地企业到开曼群岛注册。
但在黄立冲看来,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公司最大的便利在于重组和没有资本金限制,这都是亏损公司的特征。长和系在香港上市已经超过半个世纪,经营情况已经非常稳定,派息比例已经非常可观,业务合并也可以通过资产置换这个更简单的办法,但最终却选择大费周章的重组方案,长和系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南华早报》专栏作家ShirleyYam便认为,和记黄埔可将地产业务置换为长江实业的非地产业务,之后则是长江实业及股东对和记黄埔股权再分配,这一资产置换方案明显要简单得多,只需两家公司的少数股东同意即可。而目前李嘉诚提出的重组议案,则涉及剥离上市公司资产成立新公司,不仅需要股东同意,还需要法院批准。“舍近求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李嘉诚资产帝国的注册地顺利转移出香港。
“脱港入欧”趋势明显
翻开和记黄埔的财务报表不难发现,公司业务“脱港入欧”的趋势非常明显。以营业额计算,在2000年,和记黄埔超过50%的营业收入来自香港,来自欧洲的营业收入占比仅为10%。但到了2013年,来自香港的营业收入已经下降至不足20%,来自欧洲的营业收入却上升至40%以上,来自内地的收入则一直稳定在10%~20%。由此可见,和记黄埔在内地的投资并没有减少,真正减少的是在香港的投资。
黄立冲表示,和记黄埔早年在香港起家,但香港市场容量始终有限,随着和黄从一家地区型企业发展至一家全球化综合型企业,李嘉诚的公司业务早已实现国际化。
一位上市房企高管表示,如果一家公司是在香港注册,香港特区政府以及相关监管机构可以直接对控股公司进行干预甚至处罚,但如果控股公司是在开曼注册,就算公司选择在香港上市,香港特区政府也只能影响到在该区域的下属公司业务,控股公司不受影响。
“李嘉诚的布局早就在去香港化,加上儿子李泽钜即将接班,也需要能更有效地控制长和系这个庞然大物,从分散风险的角度来看,李嘉诚此次迁册也是无可厚非。”上述人士表示。
并非撤资?家族资产如何分配
1月9日,年过八十的“超人”李嘉诚精神抖擞地在台上解释他新的商业王国架构,机智地回答着各路记者的提问。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李嘉诚于记者会上表示,这次重组为高层一同决议,最后由他“拍板”决定。
他说,自己总有一天会退休,这次合并为公司“铺好路”,令公司有一个大方向及目标,合并后自己的利益与其他股东一样,他有信心,集团重组后对任何股东都好。
和记黄埔董事总经理霍建宁表示,重组后业务再没有主次之分,长和及长地将平起平坐,股东利益与李嘉诚平等。派息方面,李嘉诚表示希望今年可增加派息,但现时难以透露确切数字。
对于超级富豪而言,家产的分配是一件必须未雨绸缪的事情。针对李嘉诚对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的财产分配,外界早已有诸多猜测,而此次的重大重组,似乎让未来的分配逐渐明朗。此前李嘉诚也曾表示,长子李泽钜接管旗下家族资产,次子李泽楷则给予资金让其在家族企业外开拓。
另外,引人注目的是,新的长和及长地均在开曼群岛注册。翻查过往资料,香港传统的地产商,全部都以香港为注册地,李嘉诚的这一举动,伴随着从去年开始不断出现的“撤资论”,显然挑动了香港的敏感神经。
不过,李嘉诚在记者会上再三解释,长和及长地仍在香港上市,将注册地转去开曼群岛只是为做生意方便。因按香港条例,分派方面有一定限制,若于开曼注册在分派或派息方面更有灵活性。他称,过去10年,75%以上的在港上市公司,都在开曼群岛或其他海外地方注册,并不是对香港没信心,而是做生意方便。
李嘉诚表示,本次交易将至少从两方面提升股东的价值。一是有助消除控股公司折让,从而为股东释放公司的实际价值,惠及长实及和黄股东;此外,由于分拆后的长和及长地业务界定清晰,有助投资者对集团相关业务作出更准确的投资分析,价值可望进一步提升。
按照预案,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合并之前,李嘉诚还会将由李嘉诚家族信托持有的6.24%在加拿大上市的赫斯基能源的股权出售给和记黄埔。
李泽钜称,将赫斯基股权从海外拿到香港公司控制,这是对香港有信心才这么做。这次重组交易完成后,投资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喜好决定对两家新公司的投资,喜欢香港地产、喜欢中国内地地产,就拿多些地产;喜欢其他收息高一些的生意,也有选择。
另据中新网的报道,李嘉诚说,有关交易是集团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有利提升股东价值,重组将为各公司日后的增长及发展带来更有利的条件。
主席李嘉诚在记者会上表示考虑接班问题,但强调没有退休“时间表”,又称即使退休,依然“不得闲”。
李嘉诚表示,长实及和黄合并,成为长和及长地,但确保仍然会以股东利益为先。提到退休,李嘉诚表示暂时没有退休“时间表”,他又表明会确保公司做得非常好,估计退休后仍然不得闲,到那一日“我不做,基金会去做”。
身家远抛马云
凤凰网报道称,根据彭博的财富统计资料,截至上周五(9日),马云以不足1亿元金额的轻微比例,再次超越李嘉诚,但以彭博的资产计算方式,在长和重组完成后,其总身家将由目前2199.2亿元跃升至2736亿元,远远抛离马云约2200亿元身家。
事实上,市场普遍预期,今日港股开市,长和股价势必爆升。信诚证券联席董事张智威便表示,料两间公司股价会有8%至10%升幅,难评估谁升得较厉害,因为不排除投资者会在两者之间沽高入低。他又建议散户若想趁机获利,就要关注开市情,“5%以下升幅才好考虑,否则未必有太多获利空间”。
不过,由于长和系重组涉及除牌及重新挂牌,将影响大量相关衍生工具交易。港交所发言人表示,发行商应根据市场上的资料,继续已发行的结构性产品履行流通量提供者责任,港交所将不会为结构性产品的开价提供指引。
此外,倘发行商拟发行新的衍生产品,需于公告内加入额外资料,提示涉及公司已公布的重组计划。
长和系在内地地产业务放缓
那么在此次重组分拆后,集合了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地产业务的长地集团,能否扫除长和系在内地地产销售中的颓势?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李耀智表示,此次合并,对于其内地市场销售而言,将产生诸多利好。一是以前长和系在内地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两个品牌,对普通消费者而言难以分辨,合并后在战略层面更加统一;二是两家的人力等资源更加统一;三是合并后的长地可以更加专注于住宅地产。
不过,徐枫对此有不同意见。在她看来,资产重组只是企业发展的手段之一,可能不会产生什么特别的影响,反倒是合并后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影响原有的成熟品牌。
据了解,长和系在内地的地产业务放缓,除了与市场大环境有关,还与其开发速度较慢有关。
在李耀智看来,速度慢有3个原因,一是以前更多是以协议方式拿地,港资企业比不过内地房企;二是港资企业在内地的融资渠道受限,多依靠外汇,要经过外汇局拿到批文;三是对内地的了解比不过内地房企,虽然进入内地,但总体还是以香港为基地,决策时会比较慢。
何倩茹称,港资房企在内地的投资规模较小,自身可能也并不习惯内地的开发速度。
另外,长和系的投资策略转变,或也是最近在内地地产销售中表现不好的原因之一。2013年以来,李嘉诚不断抛售包括地产项目在内的内地资产,并将目光转向欧洲市场。
2013年2月,对商业地产向来只租不售的李嘉诚,罕见地将位于深圳核心区的世纪汇广场的27个楼层作价近30亿元卖出。2014年,又逐渐遣散和记黄埔与中国航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深圳和记黄埔中航地产有限公司的员工。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长和系撤出深圳的意愿明显。
何倩茹表示,十几年前长和系在投资内地地产项目时很踊跃,与近几年的情况正相反。她举例说,近几年,深圳一直希望吸引港企进来投资,也曾因为前海的部分地块找过李嘉诚,但是并没有成功,一方面内地地块普遍较贵,压缩了房企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港企非常看重投资回报率,低于一定水平就不会考虑。
徐枫称,港资房企在香港有很多投资机会,如今内地地产行业的成本已经不低,不是进入的最好时机。
李耀智也认为,未来长和系的主要业务可能会更多地放在香港,逐渐减少对内地的投资,但不会完全退出。在他看来,未来长和系在内地地产的经营模式也将改变,以前长和系的操作多是低价拿地,等待有更高的溢价后再卖出,然而,现在内地地价已经不低,这种模式无法继续复制。因此,在合并了地产业务后,长地集团在内地的经营模式,可能变成“高买高卖、高周转”,通过调整定位等方式加大附加值,更多关注一线城市。
李嘉诚重组长实和黄释放的危险信号
万亿资产,数十年的积累,如此大刀阔斧的背后,定有深刻的目的。21世纪网评论称,李嘉诚是多年的华人首富,也是杰出的世界商业领袖,也是中国最优秀的投资并购大师,其对于趋势的把握无与伦比,同时也是政商界最长袖善舞的高手。其如此重大举动,让人不得不深思。
大家会发现,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重组合并后组成的长和集团会将注册地转至开曼群岛。李嘉诚曾在2013年强调,长实及和黄不会变更注册地点,相信多年后仍在香港。对此,李今日解释,将公司注册地搬去开曼群岛并非对香港没有信心,主要是为了做生意方便。
这其实传递了一个信号,就是李嘉诚在撤离,不仅在撤离大陆,还在撤离香港。他肯定是已经闻到了一些变化,不管是政治上的还是经济上的考虑,让他在耄耋之年,不得不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
李嘉诚对于趋势的把握,华人世界无人能及,举两个最近最简单的例子:
1、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李嘉诚撤离中国楼市,当时所有人,包括地产界的人都在批评李嘉诚。现在看看,大家都要佩服李嘉诚的精明和洞察,因为这之后,中国的房地产就已经步入了调整,而他是在大陆房地产泡沫最顶峰退出大陆市场的。
2、李嘉诚私有化自己的上市公司,大举进军欧洲,尤其是英国市场,将英国很多公共事业领域的资产纳入囊中,实际上是抄底了欧洲资产。
那李嘉诚为什么要撤离呢?要知道如此万亿资产的重组、改变注册地等如此重大事项的背后,必然有更重大的因素。我隐约感到了这背后很危险的变化:
1、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可能会暴跌。在暴跌到来之前,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这些资产,李嘉诚之前甩卖大陆的房地产,现在全力进军欧洲,都是明证。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还能保值,并能获得更好的收益吗?难!房地产泡沫、信贷泡沫、地方政府债务泡沫、投资过剩等等,中国的经济现在已经处于危险之中。
2、我们可以观察到,实际上现在资金外流已经很严重,大量的资本在离开中国,包括我们观察到的外汇储备下降、外汇占款下降等,都在说明这个问题。而李嘉诚只不过是逃离大军中的一员而已,只是顺应趋势。其实一个李嘉诚撤离也许不是大问题,怕的就是千百个类似李嘉诚的大企业家撤离,还有成千上万的外资企业撤离。
3、中国的政治氛围发生了一些变化。不管是香港占中还是大陆全面的反腐,其实都说明了中国的政治氛围的变化。李嘉诚年纪已经很大,早晚要将公司交给儿子打理,但是他的儿子们并没有李嘉诚在政商界长袖善舞的本领,因此离开中国,可能是对其家族的一种保护。在自己去世之前做好战略安排,这也是李嘉诚的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