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佳创业天使社区

davids 发表于 2013-8-2 13: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avids 于 2013-8-2 13:39 编辑

  
作者:温天纳

【温酒论道】若从创造更多的食物着眼,修读农业科目,就能把握未来农业大发展这一历史机遇。

笔者心中一直有一对比喻:“投资银行如猎人,商业银行如农夫”。这对比喻比照着看,凸显了投资银行业务的特征:与传统银行的存贷业务的稳定性不同,投资银行的业务高度不稳定,近年来随着竞争加剧,这种不稳定性更加突出。

笔者认识一位投资银行的女性中层人员,去年底她向笔者诉说自己的苦况,结果她在今年年初就加盟了一家在香港新设立的投行。近日,她拜访笔者,言语间绝无丝毫喜悦,只是表示了新公司或许容许她在业内呆多几年。

笔者听罢,也摇摇头,劝告女性友人,勉强留在投行有何作为?既然这位女投行家早已对该工作失去兴趣,若只为了钱,又有何意义?来日方长,既然工作不称心,为何不寻找一些更有前途的工作去发展?

有趣的是,笔者早前读到一篇文章,主人公是一位欧美重量级金融界人士。在他的心目中,金融市场已经失去魅力,他劝告同学们在挑选大学学科的时候千万不要选择金融系。

投行如猎人。而上文提及的金融界前辈并没有劝勉同学们去当“猎人”。相反,他劝告同学们应该去当“农夫”,因为农业在未来将会是全世界最有前途的科目。他认为金融业的发展将迅速平淡化,最终没落。

在环球市场在去杠杆化的同时,金融行业的剩余“水分”也将被挤走,投资银行家赖以为生的市场流动性也将随风而逝。一份每天要通宵工作的“投资银行”职位,若没有花红,又朝不保夕,最终谁长期坚守?

投资银行业有着非常明显的行业特征,入行已经不容易,坚守必然更难。一个没有背景的大学生就算可以入行,也要捱20年才可以独当一面。当你有议价能力的时候,若遇上2006年、2007年的繁华盛世,你当然可以将数百个月的花红装进自己的口袋;但是若你遇上2008年的金融海啸,换来的可能是零花红,甚至是裁员。

金融市场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08年为止的确十分兴旺,但是在目前去杠杆化的潮流中,金融业也将萎缩,银行家的发展大为受阻。至于大学生应否改行选择去务农,这点就要商榷一下。

世界上选择商科甚至是修读MBA课程的人的确不少,单是美国每年就提供了超过20万个MBA学位,再加本科和在环球各地修读相关课程的朋友们,每年准备加入金融行业的总人数可能达至数十万,大家一起争饭吃,竞争自然激烈,挤入金融圈子里的大学生很容易会被赶入绝路。

欧美市场是资本市场的大本营,可是当地政府持续向金融行业施压,不断推出新的监管条例,大幅减慢市场的发展,银行家实在难以生存。已经入行的没法选择,尚未入行的准大学生,尚有其他选择,若改弦易辙为时未晚。

要不要放弃投行而选择务农?冷静分析,去当农夫的理由的确充分:目前没人喜欢修读农业科目,中国崛起,环球对食物需求大增,加上没有人愿意当“农夫”,导致发达国家的农民大部分都已达古稀之年,人力资源上已经出现断层,整个行业将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在新兴市场人口不断上升的同时,食物却供不应求。因此,若从创造更多的食物着眼,修读农业科目,就能把握未来农业大发展这一历史机遇。

未来获得巨额花红的可能不再是投资银行家,在马路上开着跑车风驰、在米芝莲餐厅豪吃的,可能也不会再是投资银行家。因为在这场龟兔赛跑当中,最终跑赢的可能会是“农夫”。

(作者系香港资深投资银行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网佳创业天使社区 ( 12036313号-2 )

GMT+8, 2024-11-22 06:16 , Processed in 0.01741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WEBPLU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